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邹国振

来源:太阳集团tyc151 发布日期:2024-12-10 点击量:

教师个人简介

一、姓名:邹国振

二、教育背景:

(一)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二)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最后学位:法学硕士

三、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四、职称:教授

五、授课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六、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2024-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研究》(2019-2023

3.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应对研究》2018-2020

4.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资助课题《老员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研究》(2012-2014

5.主持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广东专业镇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12-2014)

6.主持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广东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中超上座率分析》(2011-2013

7.主持广东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课题《农业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与财政扶持政策研究》(2009-2010

8.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资助课题《影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2007-2009

(二)论文

1.《微媒体对老员工党史教育的影响与应对》,《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 2月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 10月

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 年5月

4.《大数据助力精准思政的逻辑进路》,《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7月

5.《主体性视域下老员工文化自信培育》,《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 年10月

6.《需求识别·精准供给·数据治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之道》,《湖北社会科学》2019 10月

7.《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逻辑理路》,《思想理论教育》2019 9月

8.《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 6月

9.《老员工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双重认同机制——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12月

1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过程的两种选择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8月

1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情感路径》,《广西社会科学》2012 年7 月

12.《试论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 年7 月

13.《论新中国辛亥革命纪念的社会功能》,《党史文苑》2012 年7月

14.《老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 年6月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成机制探析——以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为分析工具》,《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 年3月

16.《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理探析——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2 年2月

17.《新媒体对老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学术论坛》2012 年1月

18.《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三个层次》,《唯实》2011 12 月

19.《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培养的路径选择》,《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月

20.《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效应及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4月

21.《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4月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层次性分析》,《学术论坛》2011 年2月

23.《试论邓小平依法执政思想》,《湖湘论坛》2009 年1月

2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与干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8月

25.《心理学的态度理论在老员工思想教育中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4月

26.《“四结合”:提高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7月

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时代主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4月

28.《学校支持体系之构建——以促进贫困老员工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教育评论》2005年1月

29.《挫折教育是维护老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公司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6月

30.《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6月

31.《试论高校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公司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6月

32.《创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灵魂》,《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4月

33.《入世与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8月

34.《全球化与高校德育的民族性》,《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2月

35.《青年德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识》,《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6月

36.《把握大学德育组织实施的几个原则,《武当学刊》1998年3月

37.《开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中国教育报》,1996年11月

七、获奖情况:

1.2020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2.2019年获学校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3.2015年获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引领”系列——“高校百篇优秀德育论文”二等奖

4.2012年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论文奖

5.2008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优秀教案评选三等奖(排名第一)

6.2007年获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奖

7.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财政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8.2007年获学校课件评比一等奖

9.2006年评为广东省财政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10.2003年获广东省高校思政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11.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12.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财政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13.2001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

14.2000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

15.1999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

16.1999年获学校科研论文一等奖

17.1997年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





下一条:郑敏燕

校址: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27号   粤ICP备05008840号